延續上周嚴長壽先生的故事,今天聽老師與師母的台東之旅,看了好多平常看不到的風景照片。「給予」在課堂上我有提到,但當時我有在想,是不是少說了什麼,回去後想想沒說完的話應該是「在給予的過程中,那無法言喻的滿足感」。就像老師在課堂說的,人都需要工作,從中獲得滿足感,但是那種滿足感跟幫助別人的滿足感似乎又不太一樣,工作給我的感覺是一種自我實現的「快感」,就像課堂上迪士尼動畫師的例子,欲罷不能的一直玩,根本沒有什麼休假的需求;無條件的給予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愛」,我知道用這個字表達看起來很含糊不清,但我覺得是最好的表達,就像神愛世人般的那種感覺,不會只看到很表面的事物而做無意義的批判,看穿事物的本質,看見這一切美好的一面,傳遞真誠的溫暖,我想「給予」從中獲得的就是這種踏實感吧。
原住民的藝術品是這堂分享最讓我驚豔的,我想到寒假營的心得中提到有關聽障者的藝術品可被世人發掘的論點,但這次森林博物館的故事讓我有了另一種感觸,藝術品=$$$$$?嚴長壽先生邀請香港的貴賓來到森林博物館,原本準備好的桌子最後都被搬走,然後嚴先生明瞭後也寬心接受。有一個故事我們常聽到,好的藝術品都在偉大的藝術家過世許久後才被發掘,再來就是藝術品的價值被炒到天價,但這真的是藝術家當時的期望嗎?欣賞藝術品應該是享受在觀看的過程中感受到藝術家所注入的「靈魂」,投注在藝術品上的專注與執著。看著照片中民宿老闆自己手工的藝術品,師母說那媲美大藝術家的作品,我覺得一點也不誇張,欣賞美的事物應該要看到它的本質與它背後所要傳遞的,這才是享受藝術的生活。
快樂很偉大
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
身心障礙寒假體驗營
day1 (2/6)
心朋友的店:
第一天來到新朋友的店,聽著何謂精障者的介紹,我自己也分享了我朋友的故事,並且從中提出了一個我思索許久的問題「精神障礙是個症狀?」,當天我也提出了一些看法,金林裡事長所提到的那本書我去年參加服務學習營時就有略讀,稍微說一下作者的故事好了,作者並不是天生就有幻聽的,他是有一天在家時突然聽到幻聽,會開始流浪也是因為幻聽的緣故,裡頭有個奇妙的小插曲,當他聽到幻聽時一度想要自殺,他在自己身上潑了氣油,但是點打火機時卻一直點不著,然後他跑到馬路上想被車子撞死,可是卻一直沒有被車撞到,彷彿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希望他活下來,而不是選擇以自殺結束他的身命...,跳過攏長的坎坷故事直接到聲音結束的那天吧,在聲音結束的那天之前他接受了醫師新開發的藥,按照他書中的描述,我覺得那藥根本就沒什麼作用,他一直都有聽到聲音而且似乎也沒有減弱,聲音的結束他說那是一瞬間的事,上一刻他還聽到很多貶低他的聲音,下一秒一切都安靜了...。
藥,有效嗎?說真的,我不知道。我忘記我在哪看到,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曾說過吃了藥後他的症狀雖然減緩了,但他變得沒精神,死氣沉沉的...,如果是這樣,那這樣真的是救命的藥,還是毒藥?從大陸回來之後,我完全相信人的身體可以自行產生出最強的抗體,人的身體有著現代醫學所無法達到的自癒力,從秘密這本書出來後,我發現癌症沒有經過化療不藥自癒的新聞比比皆是,彷彿每過一陣子就會看到一則類似的報導,再加上從大陸回來後我曾感冒過一次,也吃了感冒藥,那時我的感覺是,這東西根本是毒藥吧,吃了後我的身體彷彿不是我自己的,而且很不舒服,吃了一包之後,我就不再吃了,就只是多穿點衣服,棉被蓋多一點然後去睡覺。
前面是講我的想法,人的身體就是個萬能藥,只要你願意,你可以自行改善你的身體狀況。再來是我想說的另一點,精神障礙者是症狀還是一種狀態?說真的我覺得那只是一種狀態,不少文獻指出自閉症者或是閱讀困難的人有著超乎常人的智慧,可能是在邏輯,可能是在想像力,他們有著無窮的潛力,而我們卻只因為他們跟所謂的「正常人」不一樣就把他們掛上「不正常」的標籤,我們根本就完全不了他們所遭遇的情況,就給他們貼上這樣的標籤,說真的,我很不喜歡這樣。所以,我很喜歡淑芳叫他們學員,簡單的兩個字卻讓我感受到他們是我們的一份子,而不是被貼上標籤的異類。
陽光洗車坊:
「發生關係」。當下聽到楊經理這樣講,我想應該一堆人跟我一樣錯愕吧。不過聽完楊經理的解釋後,深深地覺得這用詞真的好貼切喔,我很喜歡楊經理說的「共益」這概念,不單單只是為了賺錢,這概念除了讓普通人覺得身障者所提供的服務是有價值的之外,那背後所說的是身障者有能力從工作中肯定自我,自我實現。渾渾噩噩的日子我想應該不少青少年像我一樣過過那段日子,每天醒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幹嘛,對這世界也沒什麼期待與夢想,直到有一天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並且從中得到成就感後,才感覺活著真是太美妙了。我想,共益的經營理念就有辦法讓身心障礙者體會「活著真是太美妙了」這樣的感覺,在工作中,他們不再是自怨自艾只能單方面「接受」照顧的人,而是有辦法「給予」,給予的滿足感豈可用筆墨來形容,那真的只有投入其中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day2 (2/7)
第二天家總的體會也很深刻,雖然我沒有經歷過家庭照顧者,但我的外婆體會過,我的外公得了帕金森症,剛開始都是外婆在照顧他,媽媽總說外公在折磨外婆,後來外婆因為出了車禍,不便於行最後才把外公送到照顧所這類的機構給別人照顧。以前我就像大部分的人一樣,把重心放在需要被照顧的人身上,卻忘了照顧者才是身處最大壓力需要最大勇氣的人,他們的位置無可取代,但他們卻都是身不由己的,那種不知何時結束的壓力是常人所無法體會的,工作不喜歡可以請辭,但照顧身邊的親人,卻是無法推託的,因為那是他們至親至愛的人,儘管照顧到最後所有的情感都被磨光了,但還是只能繼續下去,說真的這不是我們能想像的。
當天的活動家總有提到他們的官網太難使用,要更新並且聽取我們的建議,我提了一些想法與建議,說真的我還滿高興的,畢竟我們不是照護者當事人,對於照顧者照顧被照顧的人我們可能無法像開發科技輔具那般幫助他們,但至少我們在那天所提出的一些意見可能會被採用,使得從普通家庭突然變成照顧者的人,有個迅速取得如何照顧等相關資訊的管道,我們不知道我們所作的能幫助多少,但能感受到自己幫助別人,這感覺真的很棒。
day3 (2/8)
這天的行程有視障與聽障,身為中度聽障者的我對下午的行程有不小的感觸,只能說自己真的很幸運,正常音量都在我聽得到的範圍裡面,儘管有時必須走到說話者身旁才能聽懂她在說什麼,但這已算是很幸福的事了,當天我有提一個問題,聽障者聽不到而無法學習邏輯思考,但是他們應該有著很棒的想像力可以從事藝術類的工作,那麼為何不朝那個方向發展呢?英哲說因為無法跟聽障者溝通,因為很多現實面的問題...,說真的這我真的完全無法認同。先說一個漫畫所說的故事吧,這部漫畫叫做「極速方程式」,漫畫中的主角因為金錢因素而無法挑戰更高等級的比賽,但他的好友把他在小型賽車的一場比賽拍了下來,然後給史特拉方程式的人看,使得主角有機會參家更高等級的比賽...,這故事只是個引子,我想說的是如果有一個富藝術鑑賞力的人從這些聽障者中看到藝術品中的「價值」時,他一定會很想積極幫他們使他們有更好的機會來發展他們的藝術天賦,而不是讓藝術品埋沒。這個想法提出來的話,應該立刻會遭到反駁說現實面去哪找這種人才,有著高度藝術鑑賞力又願意為聽障者服務。這點子剛出來時我也有這種想法,但後來另一個點子又冒出來了,我們在做輔具科技的不就是這類的人才嗎?只是從專研輔具變成藝術而已,所以我完全相信會有這樣的人才可以幫助聽障者,讓他們的藝術天賦完全發揮,「凡是你所求的必定得到」,我如此深深地相信著。
day4 (2/9)
「喜憨兒,喜歡你」,以前我只是把他當作一個廣告台詞,等到這天去了新竹喜憨兒餐廳才能體會到這句話,說真的他們的笑容好棒喔,我沒有辦法把他們當作所謂的身心障礙者來看待,現在到處都是被壓力壓得喘不過去的正常人,我們卻在喜憨兒身上看到最棒的笑容,說真的這真的滿諷刺的,常聽到國外對身心障礙者的福利制度很好,外國人很喜歡主動幫助身心障礙者,在當天我有提到這是因為價值觀的不同,但是我那時同時又再想另一件事,我們覺得身心障礙者需要幫助,所以我們包容他們體諒他們,但是我們眼中的正常人呢?他們難道就沒有需要幫助的嗎?以我從小到大的經驗來看,我覺得我自己碰到超多問題,但是似乎卻找不著一個可以幫助我的人,所以我只能不斷地看書自救,自己幫助自己。說這些其實是想說,不論是什麼人,對於包容、愛心以及無條件的給予幫助,在這些人性善良的一面,我們都應該一視同仁地給予所有的人,無論他是什麼人,從我的立場來看,有條件的愛是無法立足的,無條件的給予也不是一件多偉大的事情,無條件給予幫助,只是因為我喜歡,這讓我感覺很好,儘管表面上我沒從中得到什麼東西,但我的心裡卻踏踏實實地得到一種滿足感,「愛給予一切,而一無所求」,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懂這美好
訂閱:
文章 (Atom)